岭南雅韵正悠扬 文化根脉永传承——郭凤女艺术传承中
166 2024-12-09
文/卢文丽(诗人、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65年前的金秋,飘着油墨清香的第一张中共杭州市委机关党报——《杭州日报》和读者见面。
65年春来秋往,春华秋实。65年斗转星移,日月新天。
在《杭州日报》喜迎创刊65周年、中国第21个记者节到来之际,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先生应《杭州日报》之邀,泼墨挥毫,激情赋诗。11月5日下午,这幅饱含美好祝愿的作品,由北京快递到杭州,杭报编辑记者们得以抢先一睹这件散发着翰墨清香的礼物——
江潮汹涌湖波荡,
杭报屡登好文章。
六十五年风云路,
诤訚论说语词详。
恭贺杭报六十五岁 庚子深秋 莫言
莫言的这首诗,质朴清雅,蕴藉隽永,书法笔力遒劲,大气脱俗,诗书合一,韵味无穷。有意思的是,诗作首句七字,偏旁均为三点水,尾句七字,均为言字偏旁,可谓别出心裁,妙趣横生,包含了莫言对《杭州日报》的殷殷关切和诚挚祝福。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也是一位勇于探索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艺术家,近年来,对话剧、戏曲、影视剧本创作、诗词及中国书法,亦多有涉猎。他自幼对书法兴趣甚浓,近年更是醉心笔墨之趣。一贯低调谦逊的他说,自己不是书法家,“用毛笔写字是为了回归传统,向老祖宗和书法家致敬”。
莫言与《杭州日报》缘分不浅,是杭报老作者。上世纪90年代《江南》杂志的一个颁奖会上,莫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与杭报结缘,尽管平时很忙,写作任务重,对于杭报约稿总是爽快应允。
莫言曾给杭报周末部“世纪特刊”写稿,那篇《母系时代就要来到了》的文章,刊登于2000年12月29日《西湖周末》版,使杭城读者倾听到名人世纪之交的畅想。
莫言曾给《杭州日报·下午版》 写稿。2002年6月,中国队“冲”出亚洲首战哥斯达黎加队,莫言熬夜看球,一口气给“蔚蓝日韩·球迷”专栏写下《兄弟啊,你们睡着了吗?》《西归浦和咸鸭蛋》等文章。
当《下午版》脱胎为一张朝气蓬勃的经济生活服务型报刊《每日商报》,依然得到莫言的大力支持。《每日商报》创立初期,商报领导想搞点“新动作”,莫言将其长篇新作《四十一炮》的独家连载权授予商报,使商报读者有幸成为小说的第一批读者,享受到一场文学大餐。商报策划“新锐房产商特别纪念专刊”,邀请名家写文章,莫言写了《天堂里的房子》,文章与叶兆言、吴亮等名家大咖一起,收录于《江南屋脊——一座城市与它的房子》(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文中洋溢着对杭州的赞美与情谊,如今读来,依然真挚清新。
那年,商报《闲周刊》举办“浮生半日闲”雅集 ,莫言飞来杭州,与陈军、吴山明、何水法、尉晓榕、王旭烽、徐默、沈明权、王自亮等杭城知名作家、书画家畅谈交流,在西湖泛舟,在刘庄泼墨,为杭州的城市发展把脉献计,说,杭州这个城市要慢。他还为《闲周刊》写了一首《仿〈浣溪沙〉》:
一杯新茶一支烟,
浮生难得半日闲,
消闲乐为闲周刊。
静坐常思马蹄急,
飞奔犹觉脚步缓,
字里行间都是慢。
晚会上,当莫言被主持人安峰邀请上台,他一语泄天机:我真正的祖籍在浙江,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
2012年12月,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杭州的朋友们都为他高兴,因为这个奖是对心怀家国、脚踩大地、孜孜不倦地用汉语辛勤耕耘的中国作家莫言的肯定,无论是小说艺术成就还是人品,莫言都担得起这个奖。
2013年,在第九届杭州文艺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莫言受聘担任杭州文艺顾问。他说中国的现代文学,浙江作家占据了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要向浙江作家学习。他说自己非常热爱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每次来都流连忘返,意犹未尽。他说愿意为杭州的文化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最近,莫言又上了热搜,他不但打破了“诺奖魔咒”,推出最新力作《晚熟的人》, 还“行走黄河,心怀天下”,考察黄河两岸,上周,专程赴陕西近距离感受黄河壶口瀑布魅力,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显示了一名作家的使命和担当。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放歌。享誉世界文坛的莫言,依然低调内敛,依然目光清澈,他关注着家国的发展,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并继续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中国故事。
文化是镌刻在杭州这座天堂之城中美丽而隽永的基因。
莫言此次为杭报题词,是对杭州日报蓬勃发展的殷切期望,是对杭报走过65年风云历程的一次艺术礼赞,也是对杭州传播中国文化、讲好杭州故事,为世界文化增添中国色彩的鼓励。
据悉,莫言先生的书法作品将为杭报社史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