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流韵·文脉传承”首届诗经文学奖颁奖盛典晚会在
12642 2024-10-12
著名诗人、策展人:牧野
牧野
我们说诗的时候,我们说到了自己。
诗是理解生命最好的方式。对生命的理解,事实上,会引发对生存处境的理解。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诗。诗的批判性首先是你与你的处境建立了联系,我们又称其为当代诗的合法性权益与立场。
诗不是一个名词,诗是一种对生命的评价。有时我们称为生命的意义。诗不是抽象的生命意义,而是实在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也就是说,诗既是对生命的理解又是生命意义的关切,我暂且理解为人文情怀。
诗引入我们的生命先于生活。我们总是认为诗源于生活,从而排出了生命自带的诗意和诗意给出的可能的生活。
诗是广阔的,又是具体的。语是语言的,又是语言不曾说出的。当诗与生命相遇的时刻,它是奇妙的妙不可言的震惊。它是日常的空气和呼吸。诗因此又是我们不易察觉的常识。
诗是透明的,向语言提出了承诺的邀约。诗找到语言,基于对语言的信赖。这么说,诗和语言建立的互信关系,正是检验诗人真伪的标准:诗总是以一种令人信服的语言,揭示生命处境的真相。
生命的天平上,一端放着诗,一端放着生活。诗让生命保持了平衡,而生活让诗有了行动。诗与生活的相遇,生活参与了诗同时分有了诗的诗人的宿命。
诗让人发现了自己,有了个体生命的自觉。诗人是人对自我的命名与创造。诗人行走在诗的路上,诗和诗人,又是现实的影像,有时我们指认为时间的镜像。
牧野简介
60年代生于安徽涡阳。诗人,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现居北京。曾任La Celeste艺术馆馆长、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诗歌月刊》编辑。现任国粹美术馆馆长、陶行知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获《诗歌月刊》首届全国实验性、探索性诗歌大赛大奖、新浪诗歌大赛最先锋诗歌奖、最无聊诗歌奖、最佳短诗奖,2006中国十大风云诗人、2016中国十大策展人第三届星光奖诗歌艺术大师奖等。近20年来,策划执行大型诗歌、艺术活动百余场,横跨诗歌、艺术两界,影响广泛。提出无聊派、后艺术时代、人文水墨、中国意象表现主义等诗学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