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会】林静助:论海峡两岸台湾文学研究意涵的认知

2018-09-25 10:29

从抽样点评新世代作品窥视当代台湾文学社会生态

—兼论海峡两岸台湾文学研究意涵的认知

 

林静助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两岸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委林静助致辞

摘要

本文论述的主旨,在从当下台湾海峡两岸对当代台湾文学比较研究的意涵,从大陆学者曹惠民教授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和台湾学者罗宗涛、张双英教授的“台湾当代文学研究之探讨”,两本专著的论述比较,检视台湾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态,并从跨世纪消解台湾文学的前沿意义,正视台湾当下文学容颜的基本面,解构90年代,跨世纪文学风貌扫描,从抽样点评新世代作品,反映引领华人世界人文密集亮点、及其面临新世纪人工智慧蓬勃发达,产生迷惑风貌的解析,共同发掘,探讨世界华文文学的前景。

关键词:曹惠民、罗宗涛、张双英、人工智慧、新世代

前言

2017 年11月3日的台湾“联合报”「财经观点」专栏/a15 板,刊登记者採访侯延琨(瑞银中国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策略师),标题为「大陆从世界工厂走向创新巨兽」的论述。内容要点如下:

一、当今的中国大陆已经从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大量信用支持的世界工厂,演变为中国大陆今天正处于一轮创新热潮之中。按照购买力评价的研发投入将于 2018年超过美国。

二、中国大陆电动车销售逾五十万辆,在电动车市场的市佔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去年以来,中国大陆人工智慧相关文章发表数量,以美国多百分之七十六,且有更高的被引用率。今天,大陆还拥有全球逾四之一的「独角兽」公司(市值超过十亿美元且未上市的初创企业)。

三、造成以上突飞猛进的原因有四项:

1、中国大陆政府推出了许多税收激励政策。

2、中国大陆每年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达到三百万,是美国的 5 倍,但研发人员薪资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3、中国大陆不仅为企业创造大规模市场,还提供了对早期产品容忍度更高 的测试和试错环境。

4、庞大的储蓄基础、不断涌入的海外直接投资,让大陆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创新发展。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在很多领域中,都将对全球的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笔者不经意阅读到上则的信息,刚好可以印証,当今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力量的全面、高额度的蓬勃发展,等于显示出国力提升的火车头,事实証明必然同时整体提升中国大陆迄今,包括民生、文化、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反映在文化、学术和艺术文学领域中,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在显示整体国力发展、社会建设,从硬体(例如交通设施等)到软体(国民教育、民众文化水平等)的全面性提升,可以印証学术、艺术文学的领域,其造诣和素养的普及化。相关命题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笔者的论文:「新世纪中国大陆文学变貌的文化意义」一文[ 请见 2017 年 10 月 9、10 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含英阻华-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论文集,第 259页「新世纪中国大陆文学变貌的文化意义」(林静助)一文。]。

本文所欲讨论的命题,主要挑选当下台湾新世代若干作家和作品,其表达的意涵,反映当前(新世纪迄今)台湾的社会文化现况、年轻世代的思想风貌等。尤其系列性的检视,从50年代到新世纪,台湾文坛研究台湾文学,具有探讨意义的论著,和中国大陆研究台湾文学的论著,做比较观照,相信对于台湾文学的概况,可以提供比较积极意涵的剖析,尚请各专家学者不吝指教。

跨世纪消解台湾文学的前沿意义

当人们欣喜新世纪的来临,才不过十来年,人工智慧的变革,带给全体人类的智慧型手机,迅捷的征服人类全部的生活领域。20世纪90年代,缘自20年代发皇的台湾现代文学,欣逢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掀起“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的热销[ 请参阅「全球化时代华文写作与海西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36 页:「世华文学前行与海西文化先行中的“台港文学选刊”一文。],而9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达到最高峰,反映在一般庶民的生活景观不论,在当代文学的「风起云涌」,所谓后现代主义、后殖民论述、女性主义、同志文学、情欲写作、充斥市场流行;文化版图扩大,文学领域多元化、综合化、大众化。相对的,跨世纪前多媒体的掘起,数位电子艺术扩充版图,多媒体影像佔据青年人的市场,文学作品网路化、普级化。各县市文化中心(现在改为文化局),自行出版在地县市的作家作品集。 当然,这种荣景,乃是源自1920年代,台湾到北京留学的张我军以及当时多位提倡现代文学的知识分子,筚路蓝缕,将台湾的现代文学一脉沿袭香火而来[ 请参阅「从当代华文文学的视角论台湾文学的历史经验」(林静助),见 2012 年 10 月「第 17 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到20世纪下半叶,蕴藏自台湾多变的历史、多元的族群、开放的社会,70年代后经济、教育的稳定发达,80年代解严后,政治、社会的开放。最重要的元素当然离不开台湾的历史渊源:台湾的人文传统所悠久传承,始终未曾中断的中华文化传统命脉,有以致之[ 请参阅同上论文集「台湾文学前沿话题的当代意义诠释」(林静助)一文。]。然而,微妙而有趣的是,这种源自台湾文学前沿的脉络意义,或谓台湾文学的历史经验,在时代变迁淘洗下,曾几何时,迈入新世纪的台湾景况,除了随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却呈现一种每况愈下的情景:平面媒体的落寞、和多媒体资讯的发达、普及,尤其当下智慧手机在极其快速的研发下,其功能皆可以涵盖、操控民众的全部生活领域。这种景况铸成年轻世代,其思考模式和行为准则,一切从速、从简、喜新厌旧,排斥文化素养的养成,缺乏宏观的思维和眼界。依据作家平路所言[ 详见作家平路「陆生眼里的“孤岛?”」,发表在联合报2012年10月22日a4版(名人堂)。],台湾的网路文化自由开放,只要愿意,每个人随时可以上「脸书」,但是同样作为社交网路,「脸书」的内容含金量,远远不及大陆青年人的「人人网」。

另外,曾经任职过艺术大学校长的邱坤良,在他发表的《哀乐岛屿的青春命运》[ 请参阅《文讯》杂志 2012年9月号,邱坤良《哀乐岛屿的青春命运》。],如是说「.....中国大陆的世界遗产,举世无双,各省市的文创园区设立,文创产业方兴未艾。相对台湾人的情况却是旧传统崩解,新伦理却未建立,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言论自由、文化多元、资讯丰富、百无禁忌的社会,无所适从。」

点阅中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35年》

号称中国大陆「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果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曹惠民/司方维合著,于2015年12月出版。这部巨著,是资深教授曹惠民历经20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无论从学术研究的宏大格局,或相关史料蒐集、宏观和微观的考量、严谨的学术视角、凭藉深厚学术素养,从事扎实的研究,概括和论断,可谓迄今为止,海峡两岸之间相关论著的煌煌巨著。无论在世界华文文学史的观照,或者台湾文学史的研究成就上,具有空前的历史地位。

从「导言」开掘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著眼20世纪初台湾文学的注目、探讨,以及其研究脉络的轴线釐清,「进程篇」,自1979年起,随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政治解严,研究与教学与时具进,严守学术研究立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学科建构推动下的拓展阶段,个案解读与宏观研究的深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专业期刊的出版、学术会议频繁举办,新世纪后台湾文学研究,在学术生产层面并获得建制性的突破,研究团队、方针和结构式的调整、研究范式的更新等等。

而在「专题篇」,兼顾时空轴线,从1920年日据时期迄新世纪;含盖乡土文学、现代派文学、女性、同志、酷儿、新世代作家、都市文学、眷村、客家、少数民族、自然写作。不同类别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文学期刊、报纸副刊、两岸文学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无所不包。

另外,在「学者篇」,分为学者综观:学术形象与学术个性,和学者选评:例如「让台湾文学课程走进中国最高学府」(汪景寿)、「理论视域下的台湾文学研究」(封祖盛)、「台湾文学研究教学与交流的先行者」(陆士清)、「整合视野与文化诗学研究」(刘登翰)、「以个人之力构筑台湾文学版图」(古远清)、「由“世代”与“个体”综观思潮」(朱双一)、「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一身二任」(刘红林)、「台湾女性文学史书写的开拓者」(樊洛平)、「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融合」(刘小新、朱立立)...........。

史料篇,则含盖学术论著书目(1983-2014)、期刊论文要目(1979-2013)、会议论文目录、博士硕士论文一览、研究机构一览、专业期刊一览、学术会议一览。在其「专题篇」,第三项「现代派文学研究」,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台湾文学研究,按照文中叙述,和海湾的乡土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两大热点。现代派文学研究,除了分散各类文学史著作中的有关章节外,已经出版的专著有三十馀本,单篇论文更是不计其数。而女性文学研究,1979年到2013年的35年间,发表的有关论文900多篇,专著有33种,这个单元,著重在下列几项:1、从作家个论走向理性文学的整体考查,2、除”被遗忘”的作家与新进研究者相应“浮出地表”(以樊洛平教授的“日剧时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路线”最具代表性)3、研究方法更新,研究视野开拓:「新世代学者对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动用了诸多新工具、新方法,诸如女权主义批评、性别理论、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以此揭示台湾女性文学可能的深层文化意蕴和治学风格。」[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99页。]。

在「进程篇」探讨中国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阶段,从1979年到1990年,从「传播带动评介与研究」,文学期刊“上海文学”发表聂华苓的短篇小说《爱国奖券-台湾轶事》开始[ 例如颜敏著作《在文学的现场--谈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建构》,2011年,中国社科院出版,可以参阅。],以及曾敏之在1979年创刊的“花城”杂志发表「港澳及东南亚文学一瞥」,是中国大陆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史,首发的学术研究论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衔接的「旅美作家、乡土作家、现代派作家成三驾马车,流行文学风行一时」的阶段[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24页,提到1985年之后,台港通俗流行文学在大陆掀起热潮,也反映在文学研究中,1986年琼瑶电视剧在大陆热播,引发“琼瑶热”现象,也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衍生到高校教学跟进学术研究,专业研究机构与学会相继成立,学术会议开闢新的平台,文学史的书写也开始起步。从1991年到2001年,除了相关台湾文学史的出版,大陆学者首次赴台与台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促成两岸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因此从宏观的文学史书写转向微观的思潮流派、作家个案的深入研究。相对衍生后来对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热潮,促成中国大陆学界,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开发,促成当今的显学。

进入新世纪后,对台湾文学的研究,俨然提升为文化研究新视域,既广且深,21世纪以来,学术研究的方针和结构更是有所调整,朝向文化研究、地域研究、思潮研究、文体研究、史论书写等成为侧重的面向[这个阶段,「世界华文文学」的开发与研究,尤其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以后,随著时间的递进,逐年办理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绩效斐然。学者经过研究,出版的论著,例如刘登翰的“中华华文与闽台社会”、“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汪义夫的“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喻大翔“用生命拥抱文化--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徐学的“当代台湾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直到近年的刘小新、朱立立的“两岸文学与文化论集”、张羽、陈美霞的“镜像 台湾--台湾文学的地景书写与文化认同研究”、黄万华主编的“多元文化语镜中的华文文学”,不一而足。尤有进者,相关研究更提昇到跨区域文化的审视,中国社科院台港文学与文化研究室,领衔之下,2006年11月,在庐山主办“两岸学者论坛”,出版论文集“东亚视野中的台湾文学”。其实,在本书撰写的期限2013年之前后,福建文联所属的「台港澳及海外文学研究会」(会长为杨际岚),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为王列耀),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不计其数,历年发表的论文集,相关的学者论文已经超过数百万字。]。

《台湾文学研究35年》就其“学者篇”按照时序递进,呈现的台湾文学从 1979年开始,从两个单元,包括「学者综观:学术形象与学术个性」和「学者选评」,按照作者叙述,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至2013年,全中国大陆以台湾文学为选题获得硕士学位者有412人,而从1991年到2013年,以台湾文学为选题获得博士学位者已有93人[ 详细情况可参阅《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 220 页。]。而35年间,出版过一本以上的著作的学者,超过百人。在整体研究上,对台湾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唯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研究员赵稀方,出版过《后殖民理论与台湾文学》[ 见该书 147 页。]。

倒是新生代学者,如张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出版有《台湾文学的多种表情》:对中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进行总结。并和朱双一教授合著《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渊源和比较》、与陈美霞教授合著《镜像台湾--台湾文学的地景书写与文化认同研究》,宏观式的论述,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早期的黄重添(1941-1992),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敬佩,密切注意文坛动态,适时研究,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宏观的视野。其立论皆奠基于文本阅读和解析。曹惠民教授嘉许他说,「力图做到宏观总览与微观分析...;句句评论中注意点面结合与比较分析」[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 162 页。]。

而台湾文学研究教学与交流的先行者陆士清,致力于早期台湾文学的传播与研究,首先促进两岸作家的交流与沟通,开风气之先,从事学科建设,对于关注台湾文学创作与传播关系的拓展,具先见之明。他提出的:「台湾意识」、「台湾情结」、「台湾情怀」是三个不同的、互有区别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167 页。]。肯定学术研究的严谨立场。

古继堂的从事台湾文学文体史的写作,在1989年率先出版《台湾新诗发展史》、《台湾小说发展史》,开创两岸此类学术研究之先河。1993年又出版《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史》,也是首创之举,在当代世界华文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刘登翰则体认文学的「分流与整合」和先进的「华人文学」概念,从华文文学的视角,论析台湾文学研究,首先撰写“台湾的现代诗运动--1 个粗略的史的考察”,倡导华文文学宏观的视野,著重台湾文学整体研究,注重同时探讨文化内涵的意义。他认为两岸四地分隔,「不是由于文化的分化,而是社会的分割」[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173 页。],在他的论述“分流与整合: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中说,「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隔阂,在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重构中,走向中华民族文学的新整合」[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 174 页。]。

被曹惠民教授同称为学术界「快手」的古远清(另一个是古继堂),他的著作量是首屈一指。他被称为「杂家」[ 在《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 177-180 页作者有详细评论,可参阅。],学著杨建华曾撰写“评古远清对台湾文学研究”专著评介。他的著作理念就是期许自己成为研究台湾文学的专家;“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具有两岸视野,甚至「连环比较」[ 例如他的著作“大陆、台湾、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连环比较”可以洞见。]。其研究视角,涵盖制度、生态、事件、生产、人物,并落实个案、抽样、史料的借鉴与发明,当然,包括相关文献、资料蒐集,无人能出其右,值得惊叹。

研究台湾女性文学、文化,在中国大陆可谓第一把手的樊洛平,她的论著《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尚是两岸之间的首创之作,尤其早在2005年已经出版,显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与王萌合著的《海峡两岸女姓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2014年出版),算是近作;这期间经过十年的酝酿,积蓄,其学术研究的成就,必然不可同日而语。其他更参与颇多相关学术论著的合作撰写,更是可以洞见其学术素养的超越群伦;其中的“女性文学教程”,更是典范。在《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这部书,曹惠民教授在他的专章中说:「...而且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深沉脉动做了剖析」[ 详见《台湾文学研究35年》第 194 页-196 页。],从50年代到90年代,包括当初「人生流寓」的过程、东西文化的碰撞、民族回归潮流的观照、多元文化社会时女性的掘起、世纪之交背景下的女性走向等,都有深刻的剖析。

另外如汪毅夫,针对近代台湾文学的研究,并扩展到文化层面的探讨;从史料的爬梳,注重细部研析,而突显大格局和大见识。朱双一,特别具有自己的创见,从宏观的「思潮」审视,并注重比较论述;为了学术研究,亲临台湾不计其数,脚踏实地、细心观察,就如曹惠民教授引用他的著作中所言:「“多元一体”来概括中华文化是贴切的,台湾,其文化正是这“多元一体”中的一“元,而且是比较特殊的一“元”」[ 详见朱双一:《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鹭江出版社,2008 年,第 3 页。]。其他对“世代”以及相关理论和实况的研究,都值得注目。而刘红林,从事台湾文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练,特别著重三个概念的实践:「妇女文学」、「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个别反映在「婚姻自主」、「经济自主」、「身体自主」三个面向的铺陈、探讨。独树一帜,令人钦佩。

正视台湾当下文学容颜的基本面

在上节巡视《台湾文学研究 35 年》,点阅其要点之后,就学术研究的立场,无论从「导言」、「进程篇」、「专题篇」、「学者篇」、「史料篇」、「结语」、「参考文献」等,让我们认识了,35年来,中国大陆如许多的学者专家,耗费无数的精力、资源、智慧、学养、经过漫长专注的时间研究、广泛的交流访察、分门别类及建立学科、延续恢宏研究的成果,当然令人心折与叹服;同时随著时空的变迁发展,将台湾文学融汇到世界华文文学的境地,是必然的趋势。或许,当前令人感叹到,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如果能够比照研究台湾文学如是的规模加以系统式的研究,何尝不是一件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工程?

最重要的一点,一如《台湾文学研究35年》这一本煌煌巨著在结语中所言:「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构应力求“论从史出”,进一步深化与普泛化。学科理论的建设、建构应当出于对文学发展历史史实的精进把握与深入认知--“论从史出”,....」[ 引自《台湾文学研究35年》「结语」,第 544 页。]。我们或许要诘问:「从以前到现在,古今中外,那一位研究台湾文学的学者专家,对于台湾的正确的历史发展的史实,自信充分(不用到百分之百)的认知」?所以,本节必须精要的指出「正视台湾当下文学容颜的基本面」,亦即是如何「正确的」认知台湾的历史史实?然后,以具有这个认知条件,来观察当下台湾文学容颜的基本面。

一、一般的常识都了解,台湾有史以来(从四百多年前起算),由原住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中国人(汉族)共同经营、演化。但是,关键在至 1666年郑成功据台以后,衔接中国清朝统治212年,才使台湾从草莽到文明、到19世纪中叶,汉族移民随著官治组织的建立、行郊与公共事务、宗族组织与聚落的形成、寺庙与祭祀圈的拓展,逐渐建立了传统的汉人社会,到 1895 年马关条约割让日本之前,已经是全中国境遇最先进的汉族文治社会[ 台湾历史演化详细情况,请参阅林静助“解读台湾的图像”一文。发表于「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论文集。]。

二、同为1920年,当时的上海具有「东方巴黎」名称,引进现代文学,成为当

时中国文学最前卫的风潮,当时的台湾人张我军[ 1924 年4月21日,张我军的“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发表在“台湾民报”2卷7号,后来引发台湾文学界「新旧文学论战」。],留学北京,将当时的五四文化运动介绍到台湾,推动新文化运动,促成当时台湾的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农会、工会等,引进当时的现代文学风潮,促成社会文化的变迁。台湾的现代文学滥觞,早在 1920 年代已然成形[ 有关 30 年代台湾和大陆报纸副刊的发行和内容详情,可参阅林泣养《书写与拼图》中「台 湾文学传播现象的研究」,台湾麦田出版社出版。]。当时创办“台湾青年”文学杂志,“台湾新民报”每日出刊,透过媒体,推广白话文运动、教育民众,最多发行到一万份[ 本项文情可参阅林静助“从当代华文文学的视角论台湾文学的历史验”发表于2012 年10 月中国 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第 17 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要理解20、30年代,台湾文学的历史经验及前沿线索,必须注意检识当时的几件史实,加以佐証、解读其

来龙去脉:

1、中国清朝统治台湾的末期,历代先民移植汉族文化和沉葆桢、刘铭传励精图治,在1895年割让给日本时的台湾,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柢固的文治社会。依据日本据台后官方清查的纪录,民间书房书院数千间,学生近三万人,在人口受教育比例上,是当时全中国最高的纪录。按宋光宇在「清末和日据初期台湾的鸾堂及善书」(“台湾历史与文化”(一)”/台湾稻江出版社)表示:「....日本据台后清查书房和书院,共计有书房1,707间,书院45间,学生29,941人」,是当时台湾人口的10%。

2、促成上项的文化现象,它的肇因是19世纪下半叶,包括1860年北京条约,台湾被迫开港(基隆、淡水、安平、高雄),外国势力进入台湾,同时促进台湾出口贸易(糖、樟脑、茶叶)的发达;清朝政府为因应时势,至1874年沉葆桢在台採取洋务运动,加强建设,1885年,刘铭传巡抚建设铁路(基隆至新竹)、开发台北下水道,台北至福州的地下电缆:开公路、设立煤矿、铁矿,在当时是全中国算是最先进的建设。

3、1864年到1894年,台湾贸易总值年平均率为7.99百分比,远高于当时大陆3.43百分比(详见庄国土「经贸与移民互动: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台湾原因」/《台湾历史与文化》(四))。

4、日本据台后,即从事各项科学性的调查:包括矿产、人口、种族、阶段性的国势调查、台湾的风俗习惯调查。同时殖民政府应用其强大的军事、警察力量的手段,强制推行公共卫生建设,其目的当然是藉其剥削台湾的自然资源、控制台湾的人力资源,遂行其奴役政策,为其拓展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所用。台湾民众被欺凌、压迫、剥削,惟在1937年前,尚未全面实行“皇民化”运动之前,日本国内也因为世界潮流的诱因,相对开放台湾学生的留学,促成当时世界先进潮流的传播,使得那段时期,台湾的知识青年可以创办发行“台湾青年”、“台湾新民报”等各项华文杂志传媒,搭配成立文化协会、农会、工会等,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抗争行动。

以上的几项肇因,加上1949年海峡两岸分治之后,两岸隔阂百年以上,相对于1895年至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历经频繁的政治混乱,妨害国家正常建设,如1898年列强瓜分中国、戊戌政变1900年义和团之乱引起八国联军、1904年的日俄战争、民国创建后军阀割据、1928年北伐统一、但内战持续不断,1937年抗日战争又起,抗日胜利后,持续国共内战。1949年两岸分治,国民政府迁徒台湾,带来近两百万军民同胞,涵盖中国大陆各省的精英文化基因,加深台湾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从上项附带的注25,列举几点重要转折的史实,可以理解,台湾现代的文化特质,因为具有多变的历史、多元的族群、开放的社会,尤其不可否认的是那没有中断的中国人文传统;这使得许多事物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厚度,台湾社会的文化特质正是「人文密集」。当人文蕴藏量高,深刻的排\列组合自然出现。

《台湾文学研究35年》「专题篇」乡土文学研究章,所列举的评论论述,

似乎遗漏了台湾「乡土文学」发生的历史意涵和特质的探究。台湾文坛70年代「乡土文学」产生的政经文化背景,及当时延续发生「乡土文学论战」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对当时的乡土文学作品的探讨和剖析,是必要的命题。台湾文坛的「现代主义」和「乡土文学」,若以1970年前后为分界,这两种思潮先后占据了6、70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潮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对于50年代前期,充斥文坛的反共八股的一种抗拒。也是对当时恐怖、低压、窒闷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的投影。试图以迴避社会现实的方式来克服所面临的困境,耽溺于艺术的象牙塔里。例如像洛夫的有名的作品“石室之死亡”,用晦涩的外衣,令人看不懂,遮蔽住难以言诠的主题。

「乡土文学」产生的原因和延伸的脉络,就如上列第二项,在1920年代日本殖民下的台湾,就有传承大陆「五四运动」新文学传统。而50年代,成长于日据时代的台湾本土作家,因为失语的关系,搁置创作,到1964年才由吴浊流创办“台湾文艺”,陈千武等创办“笠”诗刊,叶石涛也重新执笔,是当时沉潜的乡土文学脉络之一。70年代掘起的乡土文学,与在野的社会政治运动结合,在社会上造成关注和反响。后来发生的「乡土文学论战」,和1971年的海内外「保钓运动」所激发的民族主义,反映为青年学子对政府当局的批判,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的作品和理论对当时的台湾社会思潮产生引领作用。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作家、作品,重新大量发掘出版。相关研究论文和座谈会也风起云涌,论战后引发的社会意识增强,年轻世代对革新政治、解决社会问题热衷参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一时的风尚。间接促成80年后台湾社会更为开放。

若要正视台湾当下文学容颜的基本面,必然要严肃的检视,从台湾当代文学研究面向著手;比诸《台湾文学研究35年》庞大专注、历时久远、全面检验的作法,以客观的情况,单凭台湾的主客观条件,必然力有未逮。还好,由罗宗涛、张双英两位教授,在上世纪末1999年,协同多位年轻学者,会同台湾境内各地文化中心、出版社、书局提供资料文献,共同撰写了一部《台湾当代文学研究之探讨》[《当代台湾文学研究之探讨》一书,由罗宗涛、张双英合著,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5月初版。该书採取针对1988年-1996年之间,有台湾地区各类文学研究的发展趋 势,除文学各种文类外,包括「文学批评(含理论)与文学史类」、「作家及其集团研究类」。另外,并汇整各年文学研究的特色。资料中并附有详细的文献表格,全书字数约四十五万多字。本文限于篇幅,主要引述小说类研究发展趋势,及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要点,让读者理解重要概况。],虽然採取断代式的研究(从1988年到1996年),刚好是台湾文学最勃发昌盛的年代;现在用最精要的描述,将要点陈述如下:

该书除了绪论之外,主要分为两个研究面向:上篇是各类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下篇是各年文学研究的特色。针对较具代表性的小说类,经过「综合分析」要点如下:

就研究对象语言:

一、对大陆小说家的讨论,是解严(1987年)以降,一个具有明显阶段性的研究现象,曾在所有研究成果中佔有相当的比例。解严和开放两岸交流是主要诱因,随著时间延续,就呈现滞缓的现象,甚至几乎完全沉寂。

二、相形之下,对台湾本土小说的研究,反而以热络的趋势,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日据时期本土作家的小说论述,所佔研究成果的数量比重逐年增加。三、女性小说研究是一个持续在发展的领域,而选择的题材,以1920年代五四运动时期、日据时期、和当代,做横面的观察。在研究发展的流变上,著重小说女姓角色塑造与自觉意识的讨论,并逐渐将女性书写与情欲、弱势、族群、国家认同的作为命题。

四、通俗、政治、都市、历史、情色小说等,作为阶段性或彼此消长研究领域。

五、就个别作家言,张爱玲的作品是最热门的命题,透过相关对其作品的学术研讨会,另外就是吕赫若和王祯和两位作家。

就研究者言:

一、依据发表论文数量多寡各顺序如下:王德威、严家炎、林燿德、黄子平、许俊雅、吕正惠、林瑞明、施叔青、彭小研、齐邦媛、林明德、陈万益、杨照、江宝钗、李瑞腾、张恒豪、陈芳明等。

二、就学者学养言,从事现代小说研究的大都出自学院,任教在中文、外文系等数量最多,另外跨界创作与评论者,有林耀德、彭小研、杨照、张启疆、洪凌、纪大伟等。

就发表媒介言:

一、包括“中外文学”(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讨论时代性的议题)、“文学台湾”(本土色彩鲜明)。

二、学术研讨为的论文集,则更具指标性,比较明显的可以洞察小说研究整体发展脉络。其编辑方针,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贯时,持续性的。二是焦点集中主题式的研讨会,这一种性质的研讨会,频繁出现。

就学位论文言:

就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当中呈现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就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常被探索的主题以有二:一是台湾本土性的作家作品,共有15篇以上的博硕士论文;另外是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有七篇博硕士论文是分别以不同时期的女性小说讨论重心。其中张爱玲作品占有一半比率。

这个时期,台湾学界针对「文学批评(含理论)」,大半是跨文类的文学现象与主题,而理论部份的文章较为罕见。这时期文学批评界多半还是在作引介的工作。而「文学史(综合性的)」部分,目前仅有几部,包括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彭瑞金的《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史》﹑马森等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依照本书作者的看法,「这些文学史著作以目前繁複多变的作品与研究论文的标准来看,可能在成绩上略嫌单薄」(见该书第159页)。这段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写作,相当贫瘠,令人汗颜。

学者吴潜诚在其论文“80年代台湾文学批评衍变趋势”中,提到:「文学批评在台湾老是被摆在边陲位置,被看作是作品的附庸,缺乏独立自主的合法性,而且流行的批评策略总是在忠实的複製、反映西方当红的种种理论与现象」(见该书160页)。

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当时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的纠结关系,这就关系到当代台湾现实的政治情势和文化机制的运作。不过,面对这段台湾文学生态勃发昌盛的时期,研究学者的单篇理论批评,应合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放与多元,朝向「跨领域」、「跨学科」的方向,突飞猛进,倒是令人惊艳。这个期间,台湾文学界文学批评(含理论)的论述,按照本书的统计(该书从163页-185页)供计有508篇,发表的场域涵盖学术性机构、大专院校、杂志媒体、研讨会论文集等等,其研究题材命题,除台湾文学外,也包含中国大陆、海外华文区域等,朝向世界华文文学的「跨学科」、「跨领域」开发、结果。

解构90年代跨世纪风貌扫描

从上一节「台湾文学研究的探讨」提到90年代文学评论撰写的篇章超过500篇,这还未包括新诗、散文、戏剧及其他文类的篇章数,可见90年代从事文学评论论述的撰写,其风起云涌的盛况;这样的形容,当然指的是台湾的幅员相对大陆而言。90年代被称为「解构」的时代,对台湾而言,新世纪以来,多媒体资讯日新月异,整个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内涵,令人匪夷所思。我们不妨就跨世纪前后,台湾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评论,做一个蜻蜓点水的巡礼,领略一次扫描风貌。

在90年代对世纪末文化和文学,触发「解构」作用的动因,一般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加上强化的「女性主义」、「酷儿文学」、来自东南亚配偶和移工的「弱势族群文化」,无不反映在各类艺术、文学作品领域。对台湾而言,长久以来就是多族群的组合,包容力和融合性高,不以为忤。然而,对这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反映在当代作家,如何检视,成为文学作品的胚胎?

5、60年代出生的作家,如平路、萧丽红、黄凡、廖辉英、施叔青、李昂、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袁琼琼、苏伟贞、林燿德、骆以军、蔡素芬、张启疆、成英殊、郝誉翔、陈雪等,成为90年代及跨世纪后知名的作家,同时又部份兼任文艺杂志编辑、文学奖的评审、或学院教授,这个族群,不但作品成名,并且掌控媒体或引领风潮。他们的创作理念、文学概念,当然比较前卫和新潮。相对的,同时期的学者,如张小虹、张惠娟、张诵圣、冯国兰、陈明柔等,对于当代相关的文学论述,互相唱和,如张小虹的论著《后现代/女人:权力、欲望性别表演》、张惠娟的论著《台湾后设小说试论》、张诵圣的论著《现代主义文学在台湾当代文学生产场域里的位置》、冯国兰的论著《台湾中产阶级的消费品味文化研究》、陈明柔的论著《典范的更替:消解与台湾80年代小说的感情结构》。

这是一种社会变迁、不同文化生态的必然趋势,尤其显示出新世纪后,台湾文学研究者,和时代的脉动契合,一方面是后现代时期民众生活品味、思想内涵的蜕变,另一方面为生活题材多样化、都会生活繁複化、文化产业的繁荣,即使多媒体资讯几乎压制一切生活领域,大都会民众的嗜好、兴趣、生活品味小众化、阶级化。形成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时髦消费」的产品。

值得探讨的几个命题,如跨世纪前后,台湾当代文学艺术观念转变的意义,现代文学艺术的文化市场调性,当前流行的「形式即为意义」如何诠释?还有所谓「概念先行的艺术的套式」如何欣赏接受?台湾本土书写面相的蜕变.......等等,都是当下新世纪文学风貌呈现的诡异风景,让我们逐一扫描、洞察清楚。

2011年《文讯》杂志举办一次「华丽的孤寂.喧嚣的沉默」百年小说研讨会[引用自《文讯》杂志第307期,2011年5月号目录,具体採访的文本,详见该期42-106页。]、汇聚了当代台湾具有指标性的小说创作者和评论家;从《文讯》事先发表对他们的简介,可以让我们概括式,就新世代部份点阅巡礼(作家学者/特点标题)包括:

小野/文字和影像的穿织与爆破、巴代/台湾部落的奇幻书写、王拓/紧扣台湾时代脉动与社会议题、王聪威/走在小说美学与历史纪录间、瓦历斯.诺干/展现自我本色、甘耀明/想像与戏谑的乡土世界、吴明益/美学的自然、吴钧尧/金门史诗的视野与小说欲望的抒发、李昂/写时代之女性,也写女性时代、林文义/深度的介入性书写实践、林俊颖形式乡土、城市与性别所形构的时间辩証、尉天骢/无言境界中的的追思、张启疆/探测人性之底端、陈若曦/以行动创作参与社会议题、陈雪/自伤痕与隙罅中而出、董启章/穿越虚构寻找真实、蔡素芬/想像力与现实、骆以军/重组裂解回归故事、锺文音/感官的幽微版图、韩丽珠/重新定义每一个词、苏伟贞/捕捉难以定位的生命情境、周芬伶学术界和理解文本内缘中的心理投射、林芳玫/重视女性的位置、纪大伟/另一种可能性、郝誉翔/自成一道瑰丽的风景、庄宜文/文本、性别与影像的混声合唱、许俊雅/古典的进程,现代的展望、郭强生/直指文字与生命的核心、杨照/文学是社会的唤喻、杨翠/论述与文化语境深刻的结合、黎湘萍/远方的视角......。

以上,当然尚未涵盖新世代的全部人选。不过,从每位作家学者,经由採访者的访谈,用标题标示出他们的专擅或特点,可以呈现新世纪以来,台湾新世代的作家(文学创作)和学者(文学评论)的概貌,作为一次印记,提供备考。

针对上列的作家学者的採访详细文本,可参阅该期内容。

从上列的作家学者呈现的个别既有文学创作、评论轴线,可以洞见跨世纪前后,涵盖5、60年代已经知名的作家或80年代后的新世代,其生活历练、眼界的开拓、思潮的变迁、写作的风格,尤其面对当下多媒体、资讯的犯滥,对既有的文学艺术观念,不断蜕变、更是众声喧哗。

当下的小说作品,其表达的内涵、形式,除了随著时代变迁,涵盖对政治嘲讽、意识形态的多变、反映现代都会生活的诡谲变异、相关90年代勃发过的女性主义、酷儿、性别等议题,已经和小说既有的写作规范、模式,一併弃置。除了当代多媒体影音娱乐、智慧手机、电玩已经占尽受众的市场,即使当今的中国大陆,文学小说写作越来越兴盛,然而和台湾一样,既有的读者群已经逐渐无疾而终。随著时代变迁、社会生态的变异,跨世纪台湾的文学作品景观,也是产生新的变异,针对前述台湾当代文学观念转变意义,就如上例《文讯》杂志发表百年小说研讨会,新世纪后文学作品的创作趋势,应合现实情况,作家各自寻索个人风格的塑造、文本内涵的分殊,甚至捣碎小说文本既有的内容。就从当下的抽样检视扫描几位作家作品,诠释他们的走向:

一、知名的作家如朱天文、朱天心、苏伟贞等,以外省第二代自许,著重在台湾眷村成长的经历,以及牵涉到台湾族群融合的纠结、问题,还有同志恋问题。《我的眷村兄弟们》、《荒人手记》、《沉默之岛》。一般论者,将她们的作品列为所谓「后殖民」、「后现代」的作品。[相关研究,有1、邱贵芬著《仲介台湾.女人:后殖民女性观点的台湾阅读》台湾元尊出版社 1997年。2、吴乃德“省籍意识、政治支持和国家认同-台湾族群政治理论初探 ”收入在“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湾业强出版。1993年。3、苏伟贞的作品“沉默之岛”可参阅杨翠 “乡土与记忆- 7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小说的时间意识与空间语境”。]

二、为了区隔「通俗小说」,面对阅读市场萎缩,凸显现代文学的市场调性,运用作品中,堆砌、表徵文化素养。台湾,尤其是大台北地区,与全球化文化、商业的频繁流动,跨国出版公司和大型连锁书店合作,流通全球性的文化产品,作家为了应合时势潮流,在其作品中,就刻意表现作者具备当代前卫性的「文化素养」,在作品中秀出对各类时尚的流行品味,无论艺术、哲学或技新知、先进国家的文化资讯等等,无所不包。这类作品如张大春的《撒谎的信徒》、李昂的《北港香炉人人插》、平路的《行道天涯》。从对台湾当代文化生态与流行趋势变化,採用艺术性的包装,「文学场域」懂得运用「商场场域」的推销策略,令人莞尔。

三、小说受限于「文字」作为绝对的媒介(一如讲演必须要用语言),所以过去最能够让读者经过「阅读」,透过想像意境和生动的塑造人物的剧情,感动读者;面对当下外在多媒体艺术、读者已经不耐长时的阅读。因此,小说的形式变革势在必行,所谓「形式即为意义」,就成为具有「远见」的作家採取变革的作法。「形式实验直接刺激了小说文类的交融混杂,以及叙述行为本身愈加地繁锁细微」[请参阅刘乃慈《奢华美学》142页,有详细解说。台湾群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15年7月。],作者不再注重小说「架构」、「完整」的规范。现在时尚刻意的强化反复描述、不在意作品的结局或旨意。

这种「后设小说」,强调小说应为的有机统合体。论者认为这一种风格是始自1985年黄凡发表短篇小说《如何测量水沟的宽度》[相关研讨的文献请见痖弦《为有源头活水来》、蔡源煌《欣见后设小说》,收编在《如何测量水沟的宽度》台湾联合文学出版,1987年。]。

张大春算是「推广」这类「后设小说」的大家,刘乃慈说他:「透过各种

方式探索文字语言的功能及其迷障,后设小说凸显虚构与真实、作者和读者的角色,自觉地呈现小说创作本质或种种谐拟的特质」,例如张大春的小说《城邦暴力集团》、平路的《五印封缄》、李昂的《一封未寄的情书》等。写作作品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以「叙述技巧」见长。详见注29《奢华美学》一书。

四、跨世纪前后,社会开放、大都会生活奢华、多媒体影音声光令人迷惑、年轻世代前景窒闷,繁华景观遮蔽下的浑吨世俗,在在令人要挣脱厌烦的传统规范;人工智慧的产品压境而来,在人欲横流影嚮下,对人性智慧或许也要变形扭曲,文学作品若果可以变形好玩,不是更为刺激吗?因此反常情、反逻辑、反传统、反世故、「只要我喜欢,有什麽不可以」?写小说不再是为了感动读者,只要我高兴,可以抒发自我的漫无边际的情绪,只要你想看,让你上当,让我用意得逞,不就是一种令人快活的事?已经有20多年写作经历和名声的骆以军,跨世纪以来的作品《遣悲怀》、《西夏旅馆》正是这一种作品结晶。就如刘乃慈所言:「.....小说普遍呈现鬆散零碎的叙事手法--不顾情节铺陈与逻辑推演,反而刻意让文本叙述于随意的偶发的事件中大量著墨过程里枝叶末节,随时加入作者个人精彩独特的意见与情绪感触的抒发」、「到了骆以军笔下,文本发展出叙事患漫成灾、整体故事无法兜笼的情况」。「骆以军已然形塑出他特有的拖拉杂塌叙事风格」(见《奢华美雪》148页至149页)。

当然,这种作品,严谨的评论家,如王德威、张诵圣等,皆表达负面的评价。然而,这或许是跨世纪台湾文学的「异军突起」,也拥有一定的读者;虽然他们不一定读得懂,但是就是喜欢,又怎麽样?其实,这何妨不是当下台湾文学的一种风景?

儘管有些评论家,对台湾文学和读者,有类似的评价:「从文化消费或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界定台湾当代中产阶级的文化意涵,虽然带有比较强烈的文化工业的批判(例如「中产阶级是有感觉品味,而无所谓的反省品味」),不过,确实精准点出资本主义市场逻辑对当代文化型塑的巨大影响」[详见叶启政“现在群众文化精緻化的条件”,「国魂」杂志148期。1985年。“台湾「中产阶级」的文化迷思”,见萧新煌主编“变迁中的台湾社会中产阶级”。台湾巨流出版社,1989年]。然而,侧身现代化的社会,都会民众的公共教育,往往不是执政者向来所重视、并认真推动的政策。民众的文化素养,面临多媒体时代,尤其年轻世代而言,他们显然没有感觉,也不一定看重公共教育对社会民众的必要性,因为,对生活品味的选择,因人而异,何况年轻人看重的是自己的未来前景,而好玩的事正多著呢。

值得华人世界欣赏的人文密集亮点

无论如何,就像学者林谷芳、作家龙应台曾经指出的,在台湾,有心的人可以洞见「陋巷有春天」,你可以注意到,即使一个小小的巷弄,里面的店、里面的人都体现著一定的人文,这是其他华人城市难得一见的景观。

本文前段解析过台湾的文化特质 ,就是她多变的历史、多元的族群、开放的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她那没有中断的中国人文传统,都使得许多事物呈现一种真正的厚度。从上世纪8、90年代举世知名的云门舞集、电影导演李安、音乐作曲家李泰祥、自我发声的歌仔戏明华园曲剧团、数量与人口独步全球华人世界的台湾传统诗社、与世界同步的新媒体艺术(数位电子)的蓬勃发展、源自大陆的梨园歌舞戏的推向国际舞台、汉唐乐府的跨国表演、斐然有成的台湾文学典藏工程,.........不胜枚举。

台湾社会的文化特质正是「人文密集」--当人文底含藏量高,各种深刻的排列组合自然出现。台湾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到上世纪9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今日中国大陆的掘起,正是台湾的翻版。

从当前的台湾民众的休閒文化可以洞见,年轻一代锺情于具有传统生活韵味的现代时尚,一种透过自然书写铺陈,展现新内涵的价值。近年有家书商的广告,推销的书籍是《四个年轻人发现100个老行业的故事》、《友善土地的假日农夫奋斗记》、《三位熟男的重构传统智慧的现代生活锦囊》、《挑战二轮的热血奔放人生》、《快乐而知足的铁道行旅》、《平凡迷人的市场走访》.......,台湾的自然生态文学的写作,和实际遂行环保工作的先行者,从5、60年代开始,就有令人感动的各种热情行径。

台湾的自然生态文学,衍生自19世纪西方专家学者来台从事实地探勘起始,5、60年代开始经济建设,时序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激发社会运动的抗争,环保意识抬头,发展为8、90年代台湾自然生态书写的蓬勃发展。[人数颇多,详见注30。另外,新世纪后年轻世代从事此类写作,风起云涌,教学相长,成为新世纪相当风行的时尚。相关资讯可参阅笔者“台湾新世纪自然生态书写的人文意涵”,发表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自然写作与环境伦理”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06页。]

这类文学作品的书写和实际从事环保抗争的重量级人物,包括刘克襄、陈玉峰、吴明益。他们几乎终身贡献给自然生态的书写与维护,并获得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包括7、80年代数十位自然生态的写手,对台湾的生态环境和如今,台湾自然生态作品的普及化、生活化,确实的融入民众的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功不可没。到了新世纪以来,自然生态文学的书写,成为年轻世代趋之若鹜的使命和行动,具有不凡的意义。这点,是当今台湾文化界值得骄傲的亮点。

刘克襄的自然生态文学作品,及其持续的从事生态维护的实践,高风亮节,风行草偃,在当今的台湾,仍然可以发现他的僕僕风尘,令人叹服。

吴明益不但是一位学者,在2012年再版“以书写解放自然系列”,包括《台湾自然书写的探索》、《台湾现在自然书写的作家论》、《从自然书写到生态批评》,整体的字数超过一百五十万字,其蕴含深刻的学术营养,可谓为他树立世界性的自然生态理论论述权威的地位。而他仍然从事小说创作,尤其近年来出版的《单车失窃记》,提出并遂行“新即物主义”(王德威在其作品的序有详细剖析),同样是当下台湾文学的亮点人物,值得推崇。

自然生态文学的书写,在时空上,攸关国家民生、社会生活的的利害关系和环境品质的优劣。生态文学作品的探触和反映命题,与全体民众生存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惟有从现实环境情况的勘察、发现、研讨,再衔接必要的改良和维护措施形成政策,化为具体的改善措施,才能彰显其功能效应。就这一点视角而言,台湾在跨世纪以来,融合科技文明的自然生态书写,值得注目。

自从新世纪以来,各种大学科系针对新时代、多元分类繁複、分科细密专业,无论从事理工科或人文社会科学、皆可应用技术、器材,加上多媒体的的数位时代,资讯流通快速、广泛,影响力所向披靡。这就促成一个大学生就可以应用观察环境、临床实验,撰写一部涵盖动态、画面、书写的精采可观的《自然怪咖》[《自然怪咖》,王一锋,台湾远流出版社,2015年2月。]。这本书在封底介绍:「一个52则轻鬆有趣的”生活週记”,这位年轻的作者,在2013年就于海外创立「自然野趣-自然教育机构」,用生动有趣的课程引领更多人走向自然、保护自然。其实,这不过是作者从小以来,对自然生态、各类昆虫鸟类如:动物的观察。运用学校紧邻台北市植物园,藉机观察、持之以恒,完成自己研究的梦想。这种实例,就是台北市人文动态的典型之一。

《寄自野地的明信片》(刘伯乐)、《失落的优雅》(摄影集/阮义忠)都是经过长时间,实地考察、选择具有人文意涵的镜头,抓住自然野地的生命律动寻觅生活在这土地上的,各行各业民众的脸谱,反映平常人们视而不见、感而不知的种种生命的美妙存在、生活际遇的酸甜苦辣。尤其后者,从照相的相片,保存了50年代到世纪末的台湾映象,深具历史韵味,令人嚮往。

对于台湾当下的自然生态样貌,从几个区域、单元、因缘际会的组合,随机描述他们的过程,自然的表现出当代台湾的人文生态、社会动态--也是描绘华人世界的区域表象,值得共同咀嚼、回味。

我们用举一反三的做法,选择台湾的后花园屏东做实例,作为赏析对象。

2013年1月,由屏东县文化局出版了1部「山风海动、书写屏东」系列性的文学作品针对屏东地区的地理历史、山海特色、环境人文、由在地学者文人著墨。其中“沿著山的光影-185线纪行”、“.大武山下的美丽韵脚”:

前者的几个单元包括:「迎向圣山的怀抱」、「大武圣山与子民的召唤之旅」.....等。这条公路聚集原住民的老聚落,夹杂著客家人、汉族和平埔族。作者引述各族的历史脉络、风情民俗、随著时间的文化融合、从石板屋、雕刻艺术、当年西洋宗教传入,万金教堂兴建的历史,还有清朝同治皇帝颁佈的「奉旨」样板1984年教宗保禄二世颁布的「圣母圣殿」字样,......作者著力表现文化地理学的素养,涉猎到社群、文化、历史、艺术和人物的诠释,所显示的深度和广度,图文兼备,令人嚮往。这也算是台湾最纯朴的本土文学作品。

另外,从洞察在地生活文化面貌、产官学文化推广、尤其是学院研究,教授下乡,如到新世纪后,部份大学都有开发自然生态研究的学科,像方伟达教授,学贯中西,日间穿著工作服在沼泽中,陷在泥沼工作1天,晚上则西装毕挺,以科学家的身分进行慈善活动。他的论著《生态瞬间》以宏观视野:扎实理论、实地调查,荣获金鼎奖。这也是台湾自然生态文学「教学合一」的风景之一。

综览当下新世纪坊间小说作品,随机抽样点阅,无妨先作一次不论名声的检视,可以发现,在作品文字的运用,文意地表达上,除非刻意树立怪异的风格,不然,一般女作家的文字写作火候,尤其是新世代,都具备一定的水平;作品故事、剧情的策划安排,各有千秋。如邱妙津已经往生20多年,当时的她一出道,就获得中央日报和联合报的新人奖。比较有名的两部长篇小说《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迄今仍然未被忘怀,似乎将成为女性同志间的「历史人物」。能够成为一种标记,爱,是一种生命存在印证,这跟爱的对象无关。她对爱弃绝,做了一次选择,对与不对,已经不重要了。

苏伟贞、朱天文、朱天心,为台湾外省第二代树立一个口碑;有了她们和她们的作品,朱西宁就被遗忘了。因为,年轻世代还看朱西宁的作品吗?

张大春,骆以军,一言九鼎,看得懂小说中每一个字,却看不懂小说的内容。这是他们最高竿的地方。

陈雪,最了解自己的作家,因为她始终在面对一座不断变形的城堡,有一天,当她找到想要的城堡,却发现重塑的自己,还没有成形。

朱国珍在她的小说作品“中央社区”封面上题字:「不放手也不能紧握,这就是迷路的本质,感觉已经离家这麽近,却永远是双脚著地假装振翼飞行」。爱迷路的女人,只是怕回家时只有自己一个人。

张西的作品《你走慢了我的时间》这本书封面封底、封面里封底里,像贴膏药一样,张贴著许多哲言,一开始看得懂,看完后却不懂。

朱少麟是个天才型的小说家,第一本小说作品《伤心咖啡店之歌》,在出版前,特别寄给名作家马森请教指点,却被搁置半年之久,毫无动静。小说出版后,又默默无名。过了几年,这部小说突然畅销起来,从1996年10月初版,到2014年11月,已经足够五十万册。这并非奇蹟;从行家的论述,能够历经20年,仍然保持长青式的销路,在新世纪的台湾,令人惊豔。其实,这部作品从文字的精鍊、成熟,和中心思想的稳健,还有作品作那些人物的塑造,和当今大台北都会区的年轻世代相当亲近。这有可能是被年轻世代接受的原因之一。或许评论家会认为这不过是一部通俗小说;事实不然,主要的是作者的先天的才华,加上认真构思,同时将大都会生活的历练,纳入小说的肌理,可读性高、人物的个性鲜明。只是书中的「海安」,还有马达加斯加的那位「耶稣」,略为不近人情。作品想要表达的「哲思」,尚需要更丰富的人生、社会历练,方以有成。朱少麟尚有两部新作,也值得期待。

限于篇幅,其他的就下回分解。

结语

台湾文学研究,必然走向融合世界华文文学的领域,尤其是各区域间、各不同年代的文学作品比较研究,能够更激发世界华文文学的亮点。笔者认为,从90年代后,尤其是跨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整体当代文学的研究,尚需要划分区域性的系统论评。这一种工作当然期待各区域有关社团,从长计议、分工合作,共襄盛举,方以有成!

(本文系林静助先生在“木兰诗会暨海峡两岸文学媒体交流会”上发言)

上一篇:中国诗人参加罗马尼亚第27届萨图马雷国际诗歌节
下一篇:「木兰诗会」牧野:诗是生命的自我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