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流韵·文脉传承”首届诗经文学奖颁奖盛典晚会在
12644 2024-10-12
10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北海)鸟文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海凤鸣鸟类湿地公园举行。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海峡两岸的近30位专家学者,100多位企业界、文艺界朋友,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主任李富荣代表中华慈善总会专程约请到文化学者、著名书法教育家周志伟教授,随着周老师书法长卷作品缓缓展开,一首《七律•咏黄河》展现在大家眼前:
咏黄河
奔波一路不辞辛,
浪舞涛翩示礼频。
调水千湖图抗旱,
携沙万里为除尘。
播霖两岸春风绿,
润物九州秋色新。
融入洲洋志尤远,
感恩最数母河亲。
在周老师的声色并茂的解读声中,全场的思绪仿佛沉浸在了眼前湿地草肥水美,莺歌燕舞的幻觉中。就像滨州北海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勇在介绍中说:“滨海是一本厚重的书”。她的厚重是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经过千万年的奔流汲取两岸文明积淀的成果。在本次作品创作中,周教授可谓入情至深,巧思异构:为与内容相契合,长卷选择土黄色长纤维纸作载体,“咏黄河”三个字用强石刻感隶书表现,通篇内容采用大篆金文,彰显了黄河的古老与沿河两岸的农耕文化、圣贤文化、居家文化、孝廉文化等人类进步文明,结尾贺词、落款用行草书体表现出滨州这块黄河积淀起来的城市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勤劳和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印章及佩饰更是别具匠心,引首“追风之羽”意味着生活在北海湿地的人与鸟在大自然中主动追风弄潮的品格,长卷作品中重复穿插着“千秋”、“九和”,谒示着沿黄上、中、下游的两岸善良的人民长期的生活结晶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天和、地和、人和,
国和、家和、邻和,
情和、意和、神和。
诗的末端用“长安”来表现祖国各族人民对大美滨州的期许。周老师又在贺词的“贺”字旁加盖了“心画”一钤,喻意着与会嘉宾的心声。作品的首末两端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是希望我们的后人为鲁北大地未来的建设发展续写新的诗篇。
大会上,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李富荣主任代表总会以周志伟教授的名字命名,向滨州北海新区:马山子镇大梁王小学、第一试验学校、北海中学三所学校捐赠价值30万元爱心图书室,并以中华慈善总会的名义捐赠著名书法教育家周志伟教授的《咏黄河》书法长卷作品。
论坛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为主题,以鸟文化高峰论坛活动为平台,积极推动海峡两岸鸟文化交流。
开幕式上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聂林介绍嘉宾及论坛相关情况;台湾企业经营管理顾问协会理事长刘邦宁,美国RSQ建筑规划设计公司中国区总监史季生,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急办主任杨玉鑫,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主任李富荣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分别致辞,并对北海全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滨台青少年人文自然综合体验基地、中华公益小记者实践基地进行了授牌,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向北海捐赠小学、初中、高中三所价值30万元爱心图书室,捐赠著名书法教育家周志伟教授《咏黄河》书画长卷作品,著名影视演员孙金良、世界武术联盟总会副主席夏云飞、著名男青年歌唱家蔺振华联合捐赠价值20万元1000棵松树。
李勇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旨在以论坛为平台,推动和深化海峡两岸文化、经贸、乡村旅游、临港产业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共享发展。
李勇说,北海是一部厚重的书。北海盐业历史悠久,自古流传着“旱了有盐,涝了有船,不旱不涝种良田”的谚语。北海是一幅美丽的画。世界三大贝壳堤岛之一的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北海经济开发区西北部,是一处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贝壳滩脊海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是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有大量野生动物资源,45种鸟类在这里越冬、栖息、繁衍,是人们走近生态、回归自然、参与体验的理想之所。近年来,北海精心打造的黄河故道湿地公园,黄河风情,古韵水街,将一幅北海版的“清明上河图”悦然水上。凤鸣鸟类公园,百鸟翔集,水波荡漾,将一幅“工笔花鸟画”映入眼帘。园内四座“贝壳形”鸟文化馆,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鸟类文化主题建筑,凸显了湿地公园的独具匠心。北海是一座通达的桥。这座桥跨越海峡,联通亲情。北海列入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纳入全省高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滨州港一类开放口岸获批、沿海高等级公路、秦滨高速、滨港铁路二期、京沪高铁二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海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对接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北海是一首奋进的歌!(庞丽彩/文)
来源:九和庄
供稿:北京城市未来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