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娃旧体词、油画
117482 2021-01-21
10月25日,第二届“木兰诗会·世华文学传播研讨会暨两岸三地艺文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林静助、曹宇翔、周志伟、周瑟瑟、李文福、毕光明、廖继英、王国昌、王长征等来自北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海南、江苏、青岛等地60位文学界、影视界、书画艺术界及新闻界知名人士出席。
此次活动围绕“智能时代世界华语文学走向”“排行榜中视野中的新世纪小说”“大陆青年诗歌文学现状”“台湾女性诗歌花园”“当代华文女性文学特质”“新世纪以来台湾女性散文特质与时代风貌”“香港国际当代华文诗歌概况”“江苏区域文化与历史民俗”等话题进行开放式探讨。
诗会上,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两岸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委林静助介绍了近年来台湾文学社团发展概况后指出,两岸文学界交流密切,成果丰硕,期待未来能加强探讨,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同时他将智能时代世界华语文学的变貌与走向概括为超时空、重人文、超性别、向前瞻等特征,希望世界各地的华人作家能够随时适应未来智能科技的变迁,采取多元化、多区域、多视角、无限扩展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共同开拓、深耕世界华文文学的成就、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学者、著名书法教育家周志伟立足于诗书一家,自己作为“为诗作佳品在纸上跳舞的服务者”,代表大陆主办方向台湾代表赠送了书法作品《登襄阳城》,借用唐代诗人杜审言深秋登襄阳城,纵目四望,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的瞬间感受,既有怀古,也有“思归”。古今对比,今天“两岸三地”文学界、影视界、书画艺术界及新闻界知名人士相聚北京,感怀于“木兰诗会”这座艺术殿堂,再一次领略新时代天、地、人的动态美。以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之势,于天地之间,释放着我们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以此赠给台湾,希望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唐代杜审言《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同时,作为回赠,台湾向大陆主办方赠送了岛内著名玻璃艺术大师李文福、黄宝雪夫妇的“熊猫”主题的工艺品。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多次担任“和平外交”的礼品,对发展友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希望借此美好象征,谋求长期的良好关系。
到会的诗人、学者嘉宾纷纷做了发言。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曹宇翔认为,诗歌的太阳照耀全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写诗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宽度和长度,写诗就是反复地活。《今日文艺报》主编黄长江认为,诗歌是时代的号角,它要吹醒时代人的心灵,让一代代人跟随着它,吟咏它,评品它,模仿它,刺激时代的心筋,直到把时代唤醒,迎来时代精神的诞生。艺术分享环节,多位艺术家等对“台湾玻璃艺术”“当代油画”“当代水墨画”进行现场诠释和展示。
主办方代表、青年诗人王长征表示,“木兰诗会”来源于汉代乐府诗的代表作《木兰辞》,传承历史文化传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通过举办木兰诗会,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诗歌的共同繁荣,也是为了避免诗歌全盘西化,失去中华民族最本根的东西。诗歌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要关注社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组委会授予詹美玲、李文福、黄宝雪、廖继英、王国昌、毕光明、王培静、沙朗、章妮、孙晓东、周志伟、等人“木兰艺术奖”荣誉称号。
本次活动由北京城市未来文化艺术中心、台湾青溪新文艺学会联合主办,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中国诗歌艺术学会、台湾《艺文论坛》杂志、《诗参考》杂志、《中华风》杂志、《中国汉诗》杂志、华语作家网等十余家单位协办。
诗人:庞丽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