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流韵·文脉传承”首届诗经文学奖颁奖盛典晚会在
12642 2024-10-12
最近很多人非常关注中国长诗奖,微信公众号《阿独读一首好诗》发表了一篇《中国长诗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愤青″奇文,作者阿独称自己“翻出了长诗奖的四届记录,归纳了一个夜晚”,得出几个奇葩怪论,同时发出了貌似"正义″某些质疑。对于他的这些“不成熟言论”,笔者有一些看法和观点,拿出来跟作者商榷一下,同时也将观点亮出来分享给广大网友。
首先是,阿独认为,第一届和第二届长诗奖获奖名单中有“欧阳江河、洪烛”等几位名家连续两次获奖,从而猜测“他们是拿奖拿累了,才主动退出了后面两届的评奖”,甚至说“不排除,主办方也觉得每一届都给相同的人实在没有颁下去的必要”。阿独这个观点显然很不成熟,也站不住脚。众所周知,一位作家同时多届荣获同一奖项,在文艺界并不鲜见。大家翻翻历届"鲁奖″获奖名单便知,两次荣获鲁奖的作家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文学界及大众的认可。再看中国戏剧梅花奖,也有不少艺术家因“二度梅”、“三度梅”而被传为佳话,就连好莱坞一些奖项也有不少表演艺术家因作品出众而多次获奖的经历。一个文学奖项的出现对作家来说,是靠作品说话,这一届你有好作品出现获奖了,可以激励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难道因为曾经获过一次奖,即使写出更好的作品也要失去了参评资格才显得公平吗?显然,阿独这观点是荒谬的。
其次,阿独认为中国长诗奖“根本就是一场作家协会圈内彻头彻尾的自嗨行为”,并将这句话加粗表示重点说明。随后又加粗了一句话“真的一个青年诗人都没有”。他这句话是彻彻底底的想当然式的武断,他这是企图以"起哄″方式挟裹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对长诗奖进行抹黑。其实,长诗奖不但有中老年诗人获奖,也不乏年轻诗人获奖,且年轻诗人占着不少的比重。2015年第一届获奖者中,生于1987年的青年诗人高世现就凭借长诗《酒魂》获过此奖,当时才28岁,生于80年代的郑小琼也在名单之中;生于1993年的青年诗人王长征凭借作品《女王》受到不少品鉴专家和评委的认可,荣获第二届长诗奖,时年24岁;第四届获奖者中,90后青年诗人马慧聪、马晓康、李桥航的长诗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三人年龄均未超过30岁……试问阿独,你能因自己不知情、不关注、不了解就直接武断去评价说没有青年诗人获奖吗?
第三,阿独又说中国长诗奖只知道作者名字,网上搜不到获奖作品名称。到底是你自己真的搜不到,还是别有用心?这恐怕得好好说一说。笔者没有像阿独“归纳一个夜晚”,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找到了大量获奖作品的名称。以27岁的马晓康来举例,他凭借长诗《晏子》获奖,这部长诗在此之前就已经获过多个奖项,并且受到很多评论家的推崇,近年来他因大量长诗作品奠定了在90后诗坛的地位,今年还因成绩出众被中国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而早在几年前,他在《诗歌月刊》就发表过1200行的长诗《逃亡记》。
"中国长诗″奖在佛山举办,填补了中国长诗奖项在中国诗歌界的一个空白,这是功德之举,造福诗坛的事情。在几届的新闻稿中多次提出“公益品鉴”,"公益″需要有人去奉献,"公益″意味着"零奖金″。在当下诗坛,不管是洛夫、欧阳江河,还是大量文学新人,有着一大批热爱长诗,默默写作的人。开始只是名家推荐和点评谁谁谁的长诗作品写得好,但是由于篇幅问题,能提供发表尝试的平台并不多,主办方顺势而为,干脆设个公益奖项,给好作品及其作者一个肯定,在繁荣尝试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后来有评论家和诗人认为很有意义,就继续“公益”下去,到了第四届有了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因此名正言顺给“中国长诗”一个名份,旨在推动我国长诗建设,有何不妥?碍着你哪里了?非得貌充"公允″,说三道四,叽叽歪歪?
“中国长诗”是一个文学层面的概念,不能断章取义想当然理解为“国家级”奖项。极个别混淆视听者实在太任性,硬作无聊讥诮,实属无知,甚至别有用心!个别人认为,《诗刊》前主编叶延滨和现主编李少君都获奖了,由此推断出“《诗刊》不倒闭,未来的主编还会继续获此殊荣”,这更是典型的诛心论了,根本不值一驳。如果这个奖项是为了“讨好”《诗刊》,李少君就不会以“后来者”身份获取这个奖项,恐怕早就获奖了。李少君这次以《闯海歌》获奖,也正是因为该长诗今年在《大家》杂志上发表以后,受到评论家们的关注,才获得了推荐资格,如果个别人不认可,大可以用文学评论好好辩一番便是,为何要抡起大棒党同伐异?这种做法颇为下作,很不"君子″。我们提倡百家争鸣,抒发意见是没有问题的,但进行人格否定、人身攻击、泼妇骂街,这就显得下流了不是?因为诗人安琪、王家鸣写过评论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就被说成“舔,也要舔的高明一些”,这种上升到道德层面的绑架,无异于"强盗″行为,这种妄评是一个文明人该有的口吻吗?对于观点不同的人,就污蔑他为"没有人格″,这才是道德败坏的重要体现。
这些年,诗坛有不少推动诗歌的活动,因有些人自己作品不行被遮蔽,就以一副“正义凌然”的面貌极尽能事去挖苦、去辱骂,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怀才不遇”,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所应有的表现。写过几首诗,就以为自己写的诗是最好的,得不到奖就泛酸,就采取"非君子″的手段进行谩骂报复,这不是诗歌之福,这是心理"变态″的畸形行为。恰恰相反,毁掉诗歌形象的不是为诗坛做事情的人,而是那些口口声声为了“正义”任意诋毁人的小人。真正写得好的诗人,一定不会被永久遮蔽的,即便没获任何奖项,照样会被诗坛认可,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诗坛有无数没有平台和人脉的优秀的基层作者凭借作品说话,正在被人一一发现。
靠发疯骂人,靠故作惊人语博取眼球,纵使暂时得到一些关注度,终将会被时间所淘汰的。做人得有底线,无底线的不配称人,至少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诗歌,为了文学,奉劝一些人还是多积点德吧!毕竟文学并不强势!如果你还是男人的话,你好意思整天对无辜的文学、无辜的"弱者″下手么?
作者简介:方叶子,90后诗人,现居合肥。